图形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图形图画和人类心理之间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是心理学和图形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简单的说,图形心理学是依据绘画者所绘图像,从线条、大小等诸多角度去分析绘画者的心理。
图形心理学常常通过让受测者画一个家庭、画树、画屋树人、自由绘画等方式,来考察绘画者的人际关系状况、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其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图形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正如我们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一种直接工具;
图形天然的功能首先就是表达与沟通,其次才有美学意义。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是用图画来交流信息。人们正是从先人们画的石壁画上了解他们那时的生活状况的。儿童也是先会涂鸦和画画的,然后才学习文字的书写。图画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图画天然就是表达人类的有效的工具。
文字也是人类表达自己的有效工具。与文字相比较,图画更具有天然性,也更具有象征性。人们在画图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或某些片断,我们不会具体去探究那是什么,但是会把这些情绪、体验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这时图画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确实包容了我们的体验或经验,但我们不必担心它们有什么威胁,我们只是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意识更近的一种工具,或者我们称其为潜意识直接表达自己的工具。
第二,画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间接的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人们对画画的防御心理比较低;
画画的过程是一种心理学的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它的实质是人们表达内心的一种工具。它的特点是直接、直观。直接是指它可以直接通向人的内心,大部分人在随手涂鸦时都不会有很多的防御心,会很自然地流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望和追求。直观是指当人们把自己心中的图画落笔到纸上时,它就变成了有具体信息的载体,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到主要信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表达自己一个想法时,别人听来听去听不懂,但当用了了几笔把自己的想法画成图、表时,别人就很容易理解。一副画传递了事物相对位置、颜色、主题等丰富的信息。所以,有时一幅画胜似千言万语。例如:在孩子眼中,周围世界中所有事物都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我们看到,在孩子的笔下,太阳公公笑眯眯的看着大地,花朵小草都在跳舞,小动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一起玩耍,这是特有的“泛灵心理”,也是在图画中寄托他情感和愿望的表现。在一个小女孩的作品中画中的孩子总是留着又长又粗的辫子,特别夸张。原来是这个小女孩很想留长头发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未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孩子便在图画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通过图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此求得心理平衡。
第三,图形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直观,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人们进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或相反)。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一幅言简意赅的画,只有方寸大小,寥寥数笔,但如果要把它的意思表达清楚,要用很多的文字。图画的表达力比语言更强。画画的基本要素就是线条与色彩。线条的流畅或生涩,遒劲或软弱,色彩的浓烈与素淡,暖色调与冷色调等,这两个要素的千变万化会传递丰富的信息。作画者的情绪、意境、表达的主题也就在画中。例如:线条是图画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长的线条表示绘画者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短而断续的线条表示冲动性,而强调横向线条表示无力和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者是女性化,强调竖向线条代表自信和果断,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此外,无论是什么方向的线条,只要线条过长,或者是很僵硬,则反映出书写者的固执与不够灵活,甚至是攻击性倾向。人们在传递一些复杂信息时,往往有口说不清,听者也感觉云里雾里,但如果借助图形或图画来表达,往往一目了然。画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人们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要求人们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立体的东西平面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无形的东西有形化。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