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  心闻速递  心晴工作室  心理测试  我是心理委员  心理协会  下载中心 
栏目导航  
 心理百科 
 
 
友情链接  
校园首页
中国心理援助志愿者网
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百科>>正文
 

 

【自我调节】习得性无助
2017-12-12 17:55  

习得性无助:

这是个心理学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

当时,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我们会发现,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般,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或多件事上持续的受打击,会形成这件事,我无论如何都不好”或“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的感受,也因此,选择放弃挣扎和努力。

而这种失败的感受会进一步泛化,造成“我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无可救药”的感受。

当人们得到习得无助感时,通常会从个角度来处理问题:

1. 个人(Personal):他们也许会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换句话说,倾向于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即:都是我的问题,才导致事情做不好。

2. 普及(Pervasive):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即:我是个没用的人,什么都不好。

3. 永恒(Permanent):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即: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事实上,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不是我们真的什么都做不好。只是,从个人、普及、永恒三个角度,都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不可改变的因素。

塞得格曼在无助感理论中对无助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根据他的理论无助感产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在努力后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在体验失败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结果没有关系,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的结果和外部的事件。

形成“将来的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努力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无助感。

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暗涌》中的这句歌词,非常准确地描写了“习得性无助者”的内心状态。

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验,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结果,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归因方式。

如果,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可控因素,诸如 “方法不正确”、“时机不对”,便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改变。

相反,如果把失败原因归结我“我太笨”、“没有天赋”甚至“命运不济”,便会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感受。

为了避免进入“习得性无助” 状态,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1、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

当我们意识到,陷入主要是因习得性无助为归因方式出了问题,便要学会加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比如,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工作效率低,令部门同事叫苦不迭,你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笨,做不好这项工作。

当然,也可以客观的分析:

自己刚刚到这个部门,业务跟之前从事的工作相差甚远,需要熟悉;

可能自己太追求完美,希望每个细节都做好,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同时,因为PPT制作不熟练,每次汇报都花了大量时间在这项工作上,导致工作时间过长却效率不高……

 这样客观分析过,便能对症下药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一味进入“我不行”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不可自拔。

 2、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寻找“完成”一件事的确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习得性无助,而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领域,比如:

有人成绩不好,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在学习这件事上习得性无助;有人谈恋爱频频受挫,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在恋爱这件事情上,习得性无助……

当你意识到自己处于低能量、自我认知较低的状态下,不建议去直接挑战自己认为不可控的事,而是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入手,寻找成就感,以及“可以做好一件事”的控制感。

其实,人的成就感是可以迁移的。当你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获得喜悦感,更有能力去挑战自己认为无助、无望的事情。

因为当你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时候,会更轻易地认为“我什么都做不好”。

而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获得成就感,这种消极认知会自然而然的被打破,从而更有能量去解决让你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情。

3、对习得性无助的领域,适当地降低预期。

当你,对某一个领域已经产生了无力感,在之前多次的尝试中已然挫败,而如今,又不得不面对。

记得,千万不要逼自己把这件事做好,因为,这样很容易因为高要求,而进入新一轮的挫败。

 适当地降低预期,找一个容易开始的部分先去尝试。

把对自己的责备“我就是做不好”变成“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思考方式变了,从被动的陷入悲观情绪到主动寻求解决方式,这个过程中,无助感也会相应减少。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以及让自己感到无力的领域,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分析失败、正确归因,并辅之以相应的解决方案,便不会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

生活中,大多数地无助与无力,都是思维被局限、套牢的结果。

尝试换一个角度,寻一条新的路,便会有新的景致与希望呈现。

打破习得性无助,“你”便是自己最好的解药。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太原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联系电话:0351-356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