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  心闻速递  心晴工作室  心理测试  我是心理委员  心理协会  下载中心 
栏目导航  
 心理百科 
 
 
友情链接  
校园首页
中国心理援助志愿者网
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百科>>正文
 

 

7 个揭露人性的经典心理学实验
2017-12-19 16:33 来源于网络 

1. 烟雾房间实验——危险来临,你真的会作出反应吗

这是 1968 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 Bibb Latane 和 John M. Darley 的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们被要求坐在房间里,过了一会儿,从房门的缝隙中缓缓渗入了烟雾。

在第一组实验中,被试单独坐在房间里,发现有烟雾进来之后,大多数人很快就作出了反应,试图开门查看或者是寻找工作人员。根据数据,75% 的被试作出了反应,平均反应时间为 2 分钟。

然而,在第二组实验中,每次房间内的人数为 8-10 人,其中包含了充当“托儿”的工作人员。当烟雾渗入房间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烟雾,但是大多数人看别人没说什么,自己也就不管了。偶尔有人向大家提出烟雾的问题,“托儿”会跟大家说“没事”。于是,这次实验的结果是:只有 10% 的人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开门查看或者是寻找工作人员,大部分人选择了随大流,继续待在充满了烟雾的房间里。

这只是个实验,假如真的是危险呢?

2. 车祸记忆实验——你的记忆真的可靠吗?

1974 年,心理学家 Elizabeth Loftus 和 John Palmer 进行了一次撞车实验,看事件的结果是否会影响目击者的记忆。

在这次实验中,被试们首先看了一个车祸的视频,想象自己是这场车祸的目击者。之后,被试被分成了几组。

研究者随后问被试,撞车的时候车辆的行驶速度如何。但是,在不同的组里,实验者所用的动词是不一样的,分别是:“这辆车擦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这辆车碰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这辆车撞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

结果是,“撞上”组回答出来的平均速度最高,“碰上”次之,而“擦上”组回答的平均速度最低

尽管大家看的都是同一个视频。

3. 共识实验——你觉得大家都一样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你是智障呢?

这是 1977 年斯坦福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的一次经典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在大学里找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穿上一家 Joe's 餐厅的广告衫在学校里走半个小时,并且让他们估计一下除他以外会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

你们可能猜到结果啦,那些愿意的人会认为大家也都像他一样;而不愿意的人,则认为大家也都会不愿意的。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信仰、习惯、性格如何,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别人跟我们一样,并且会跟我们做出一样的决定。

说不定别人内心……

4. 认知失调实验——我才不会承认自己智障了

这是 1954 年心理学家 Leon Festinger 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做一些机械重复的无聊工作。这些工作是有偿的:研究者付给一组被试 20 美元,另一组却只给 1 美元。

之后,研究者请他们向新的一批被试介绍这份工作,并且告诉他们这个工作有没有意思。

结果是,拿了 20 美元的被试更倾向于告诉后来的人,这工作确实非常无聊。而拿了 1 美元的人却会自己加一套合理的解释,告诉后来者这个工作还不错。

这就像你花 20 块买了一样不好用的东西,你可能可以毫无压力地跟别人吐槽“这个东西真难用,便宜就是没好货”。但是如果你花了 200 块买的,你可能会不想承认“我宛如一个智障,花了那么多钱买到了这种东西”,反而跟别人说你觉得还不错。

5.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实验——说得好听的人,也不一定真的会这么做

在《新约圣经》的路加福音中,耶稣基督讲过一个寓言: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但是完全不管。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路过的时候,不顾教派隔阂善意帮助了他。当时,犹太人很蔑视撒玛利亚人,认为他们是混血的异族人。耶稣用这个寓言说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

1973 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实验就与这个有关。

研究者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找了一群学生,让他们各自去参加自己的会议。其中一组要去的是一个就业的会议,而另一组要去跟别人宣讲这个“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在他们去参加各自会议的路上,都有一个研究者扮演的、躺在路边急需帮助的人。由于每个被试要到达会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有人要赶紧赶路,有人稍微没那么急。

结果是,他们接下来要去讲什么话题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在路上是否会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只有匆忙的程度有影响。在时间最紧急的人中,只有 10% 停下来帮忙,而在相对最不赶时间的人中,有 65% 停下来帮忙。但是,要去讨论就业的,和要去宣讲“善良的撒玛利亚人”故事的两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所以,你也许能知道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都是为什么了。

6. 电击实验——权威面前,你真的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力吗?

这是 1961 年心理学家 Stanley Milgram 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被试需要扮演“教师”,对旁边的“学生”进行教育,向他们提出问题。每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需要按下按钮,对“学生”进行电击。电击的强度随着次数而增加,也就是,答错的问题越多,电击就越强烈。

当然了,“学生”是研究者们的托儿,他们故意答错问题,并且在“老师”按下电击按钮的时候装出痛苦的样子。

实验中,许多“老师”逐渐于心不忍,在几次电击之后提出抗议,认为不应该再继续下去。这时候,就会有强硬的工作人员逼迫他们继续。在工作人员的强迫下,许多“老师”继续电了下去。

最后的结果是, 65% 的“学生”受到了致命的电击,其中最高的电压为 450 伏。(中国家居用电是 220 伏交流电)

7. “第三次浪潮”实验——法西斯其实从未远去

2008 年德国出了一部电影叫《浪潮 DIe Welle》,就是以这次实验为原型拍的。

这是 1967 年美国加州一位高中历史教师 Ron Jones 进行的实验性社会运动。他在历史课上跟同学们讲德国纳粹的历史,发现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德国人为什么会接受法西斯主义。于是 Jones 决定给学生们重新复现一个这样的运动。

在五天的时间里,他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强调纪律和团体的活动,再现了纳粹的某些特征。后来,学生们逐渐沉迷于这个活动,并且真的开始理解并企图再现纳粹活动。老师感觉到形势逐渐要失控了,就让学生们参加一个集会,并且告诉他们集会上会放第三次总统选举的场景。

学生们到达后发现屏幕上播放的只是空白的画面。这时候,Jones 出现,告诉他们这个运动的本质就是法西斯主义,并且重新向他们讲解了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太原工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联系电话:0351-3566766